在4月23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乾表示,目前,貿易數字化的重點是推進貨物貿易數字化。商務部正在推進貿易管理、貿易方式數字化。同時,著眼于貿易全流程效率提升,商務部正在研究積極推動貿易環節、貿易服務、貿易主體的數字化賦能升級,助力企業降低交易成本。
李興乾介紹,經國務院同意,商務部會同相關部門和地方制定了粵港澳大灣區全球貿易數字化領航區建設方案,這是中國第一個貿易數字化領航區。與此同時,商務部還開展了貿易數字化指標體系研究,并在第133屆廣交會上舉辦了貿易數字化創新發展論壇。
李興乾表示,下一步,商務部將重點聚焦“四個推進”:一是推進貿易供采對接數字化。廣交會在全面恢復線下實體展的同時,線上平臺實現常態化運營。為此,第133屆廣交會進行了140多項優化服務,持續增強線上功能,支持企業進行線上推介、產品展示、供采接洽、線上線下信息共享等。此外,各地積極發展數字展會、“云展會”。商務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支持,多措并舉便利采購商互動交流、貿易成交,幫助外貿企業拓展貿易機會和貿易空間。
二是推進貿易服務平臺數字化。推動增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功能,強化貿易全鏈條數字化應用。目前,一些地方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探索,如重慶正在試行電子提單系統應用,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貨運提單流程電子化流轉;深圳就“電子信用證”系統進行了多輪測試,技術上實現進出口貨款電子單據結算。同時,引導地方在標準版“單一窗口”基礎上,根據各地實際,研發并接入地方特色應用板塊,力求實施“一站式”應用集成,從而提升企業報關效率,促進降本增效。
三是推動外貿基礎設施數字化。重點支持地方和大型企業持續加快智慧港口建設、智慧海外倉建設,推進安全可控的自動化裝卸、智能化系統應用,提高口岸作業單據電子化流轉水平,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部分地市試點開展港口、倉儲、貨代、船公司、運輸企業以及外貿企業之間的數據共享、協同運轉,實施全流程智慧化管理。“比如,廣東茂名口岸物流協同平臺已于4月6日正式上線運行。商務部將積極推動這些地方探索中的成熟經驗在更多地區復制推廣。”李興乾說。
四是推進構建貿易數字化國際規則。中國正在申請加入CPTPP和DEPA,并積極開展談判工作。今年3月,中國加入DEPA的工作組已進行第一次磋商,同成員方就無紙貿易、國內電子交易框架、物流、電子發票、電子支付等議題進行了交流。同時,支持一些省市開展貿易數字化國際合作。2022年,浙江在首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上舉辦了DEPA主題論壇,與成員國專家就數字貿易規則進行了深入交流。目前,深圳、蘇州等地正在探索電子發票、數字身份等系統跨境兼容對接。
“立足于這些實踐,商務部將繼續積極推進貿易數字化國際規則談判進程,支持和指導地方進一步研究對標高標準國際規則,試點貿易數字化國際合作項目。”李興乾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