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上完兩天夜班后會頭昏腦漲,一星期都緩不過來?,F在,每個夜班能輪換著睡幾個小時,下班回到家后還有精力陪陪家人,多虧了這些‘智慧’伙伴。”近日,在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烯烴二分公司中央控制室,一名工作了13年的員工田進明開心地說。這是該公司以“智”賦能煤化工數字化轉型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寧夏煤業已建設了生產制造執行系統(MES)、生產運營綜合管控系統等11個統建業務管理系統,實施了全流程先進控制、PID回路整定優化等79項自建項目,不僅減輕了職工勞動強度,還為公司安全生產、提質增效、綠色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黑屏操作”降低工作強度
瞄準智慧化工建設目標,國家能源集團圍繞決策支持、經營管理、生產執行、過程控制和智能裝備五大領域,運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推動煤制油化工生產全過程、全要素數字化轉型。
在煤制油化工板塊,寧夏煤業采用先進控制(APC)、實時優化(RTO)、設備智能預警及預測性維修等一系列智能化技術,讓煤制油化工裝置實現“無人駕駛”。其中,寧夏煤業烯烴二分公司的“黑屏操作”模式就是其中的典型。它的成功實施標志著寧夏煤業初步建成生產管理智能優化和生產過程智能控制平臺。
黑屏操作好比汽車的“無人駕駛”,無需員工監盤、操作,生產系統便可安全穩定運行。據介紹,在烯烴二分公司,已有27臺DCS操作站實現“黑屏操作”,員工工作強度大幅降低,為裝置長周期安全穩定運行提供強力支撐。
在烯烴二分公司生產廠區,只能聽到轟鳴的機器聲,幾乎見不到工人,所有裝置安全、穩定、滿負荷運行著。經過4年多的探索與實踐,烯烴二分公司“黑屏操作”成效顯著,從2小時、4小時,到32天19小時,再到75天23時38分,黑屏時長紀錄不斷刷新。目前,平均黑屏時長達到20小時。
MES助力生產效益最大化
MES是國家能源集團智慧化工建設的核心組成部分。MES具有產量分析、單耗分析、負荷分析等功能,可以幫助公司各級人員分析查找原因,及時進行糾偏調整以確保月度和年度計劃完成。
MES項目的實施可實現管理上的透明化和可視化,讓生產過程更加直觀,管理信息公開化,生產指令傳遞效率進一步提升。據介紹,寧夏煤業煤制油分公司已完成MES上線使用的階段性目標,將進一步推動各模塊全面上線。
據介紹,該公司煤制油項目體量龐大,檢修、技改方案多,線下審簽時間長、程序多,業務管理效率亟待提升。MES上線后,各類方案實現線上審批,技術人員只需坐在電腦前就可以實現流程審批,還可將各類技術資料共享存檔,便于查詢和歸類。不僅如此,MES還能實時跟蹤生產計劃、能耗產量,通過產量偏差分析指導生產、調整產品結構,實現生產效益最大化。
今年裝置大檢修期間,煤制油分公司技術人員基于MES提供的數據,對比總結出最佳運行方案,為后期裝置穩定運行打下堅實基礎。
“自2022年底MES上線以來,實現了關鍵工藝指標實時監控、生產管理全過程數據分析、生產數據統計自動化,確保各級管理人員實時掌握生產作業情況。”寧夏煤業副總經理焦洪橋表示。
智能優化實現節能降耗
目前,寧夏煤業智慧化工建設穩步推進,各分公司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據介紹,煤制油分公司動力站及公用工程控制優化項目,實現鍋爐節能燃燒、工藝操作優化,每年產生經濟效益約3000萬元。烯烴一分公司二氧化碳壓縮機性能控制優化項目僅投入35萬元,便實現壓縮機防喘振閥、入口導葉的解耦自動控制,使機組平均蒸汽消耗下降5噸/小時,年可直接創造經濟效益320萬元。甲醇分公司DCS國產化改造項目,解決了DCS核心備件無法采購、依賴國外技術且維護成本高、鍋爐DCS響應慢及卡頓的問題,扭轉了進口DCS控制系統備品備件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大幅降低了運行費用。烯烴二分公司建成了百萬噸級烯烴智能制造項目,生產流程數據自動采集率大于90%,儀表自控率99.13%,報警數量從25萬次/月降至3000次/月,生產效率提高24.17%,運行成本降低33.25%,能源利用率提高10.6%,產品合格率持續保持100%,“雙烯”收率和能耗水平達到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
接下來,寧夏煤業將加快推進統建與自建項目的建設完善、融會貫通,形成跨部門、跨專業的協同推進模式,以數字化轉型賦能煤制油化工高質量發展,實現安全、綠色、高效的生產目標,打造煤化工行業智能化“燈塔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