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對數字化轉型的藍圖展望,張鎮希望能看到更多基于5G+邊緣計算的應用,特別是在邊緣計算平臺上滿足更多的業務需求。
未來,將會有更多的智慧物流、智慧能源管理、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數字化系統。這些系統不僅需要利用工業大數據進行數據收集和編輯,還需要實現云端協同。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實現整個OT的智能化指揮,還能打通整個制造領域及其上下游產業鏈,實現透明化和及時化。這也將極大地節約全球制造資源,并發揮真正的降碳作用。
1、工業大數據賦能管理決策
工業大數據在管理決策中具有重要作用。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具備強大的算力,即邊緣計算的支持。邊緣計算作為運營層面的業務系統,不僅通過數據進行決策,還能進行預測。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收集所有數據,并讓數據具備算法,從而擁有自我診斷和決策能力。
2、數字化駕駛艙讓工廠實現透明化
在飛行過程中,飛行員無法直接觀察到外部環境,例如雷電和烏云。然而,通過持續收集外部數據并經過大量計算后,這些數據被呈現在儀表盤上,為駕駛艙和整個飛機提供自動領航。借鑒飛機駕駛艙的理念,工業領域“駕駛艙”也是通過數據采集與邊緣計算相結合的方式,實現數據的實時收集和分析,從而更好地支持業務發展,使整個工廠實現透明化。
3、智慧物流配送系統
在邊緣計算驅動的智慧物流配送系統中,成功利用了智能搬運機器人(AGV)的優勢。在過去,叉車用于產線運輸是比較危險的,而現在AGV的全局應用不僅降低了WIP,還出色地滿足了所有邊緣計算需求,確保了物流的及時配置,并使庫存準確率始終保持在百分之百。
4、智慧能源管理系統
邊緣計算在智慧能源管理系統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以前,繁瑣的抄表工作不可避免。如今,所有的水、電、氣的相關數據通過5G都傳輸到了IoT平臺,實現了人員的集約化管理,并真正達到了降碳目的。
“數字化轉型的目標不僅是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創造價值”,張鎮總結道,實現工廠數字化轉型價值落地的關鍵,首先需要回歸基礎管理,提升工廠運營管理水平,即“精益筑基”。同時借助5G技術構建全連接工廠,提供超低延時、大寬帶的網絡環境。在此環境下,應用邊緣計算技術,根據業務需求設立算法進行實時數據關聯。并通過云上的系統集成,促成整個供應鏈的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