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上午,首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在重慶開幕。作為本次大會的重要活動之一,主題為“開放創新促進發展中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論壇當天下午在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來自國內外知名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200余名專家代表參會?;顒蝇F場,參會嘉賓共同探討并展望科技創新促進發展中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現狀及趨勢。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圍繞如何推動發展中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現場嘉賓分析,“數字化”成為一個路徑;而在邁向高質量路徑中,與會嘉賓普遍認為,對數字孿生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兩者缺一不可。
在論壇現場,參會嘉賓普遍認為,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是邁向高質量發展之路的主要著力點。
以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如何賦能航空制造業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向錦武就“數智航空”這一現象表示,“隨著5G技術、大數據的相繼出現,數智時代到來,航空裝備面臨著新的發展新需求,尤其是面臨海量異構需求,半導體在材料和制造工藝上逼近極限。數字時代下,航空產業相應發生了巨大的變革。”
向錦武分析,這一“巨大變革”中,會出現智能化平臺,也將刺激形成行業新趨勢。“基于先進計算技術,通過數字孿生技術,來推動航空裝備設計制造、使用維護、體系應用從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變革。”
向錦武強調,在航空裝備制造業的發展過程中,通過數字孿生技術,實現部門間數據的實時共享,降低研制成本,提升管理效能,可以縮短產品迭代時間,整體推動行業實現降本增效。
在能源裝備領域,數字化技術也在發揮同樣的功能。論壇上,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東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胡修奎表示,智能制造是推動新型工業化的應有之義。“推進業務數字化融合創新,實現經營管理的一體化,研發設計數字化,生產制造智能化,客戶服務智慧化。”他透露,到2025年,公司所有的核心制造車間全部要建成數字化車間,并推動智能工廠運營。
談AI技術
現場的討論中,與會嘉賓形成一個共識——人工智能、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數字化技術已經成為智能制造的重要支撐,而通過數字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將助力智能制造能力的提升。
借助數字孿生技術打造數字化車間,推動制造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這一過程中,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缺一不可。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楊川提到了其所在企業發生的“故事”,“無錫動力總承工廠通過傳感器采集數據,進行可視化的實時分析,實現刀具耗材的預測性維護,成功將故障來源定位時間降低50%,刀具庫存降低10%,設備綜合利用率提高4%。這些成果不僅提高了工廠的效益和盈利能力,也確保了投資回報率。”
楊川還提到,在AI算法的加持下,還能優化停機管理和能耗異常監測,這對企業實現綠色低碳運轉至關重要。
向錦武則表示,“人工智能技術為飛行器的智能設計、自主控制、使用維護、作戰方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降低了整個全壽命的周期成本。”
現代建筑行業也能與人工智能技術“擦出火花”。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院長陳湘生院士分析稱,隨著制造業的不斷升級,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學科的交叉,現代傳統土木工程將向數智土木工程方向轉變。比如,城市軌道交通中盾構設備的運行,運營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技術,可以幫助分析裝備運行產生的問題,提升設備運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