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公布了《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名單》,浪潮信息高端服務器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成功入選。此次評選由工信部、發改委、財政部、國資委、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五部門聯合發起,以揭榜掛帥方式建設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和智慧供應鏈,在各行業各領域選出和樹立一批排頭兵企業。
浪潮信息高端服務器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的入選,意味著浪潮信息JDM商業模式創新實踐取得巨大成功。面對日趨強勁的服務器個性化定制化需求,浪潮信息從根本上解決了研發、供應鏈、生產等過程面臨的成本、靈活性等一系列挑戰,讓浪潮信息業務保持快速增長,服務器業務規模已躋身全球前二。
從標準化到定制化,JDM模式開啟浪潮信息數智化轉型
JDM模式由浪潮信息于2015年提出,全稱是Joint Design Manufacture,即聯合開發模式。通俗地講,JDM模式并非單純地把產品賣給客戶,而是與客戶開展合作,讓客戶參與到服務器產品的研發、生產、交付中來,讓客戶需求得到最大程度地實現和滿足,進而提升整個服務器產品供應鏈的效率。
JDM模式的提出源于浪潮信息對服務器產業發展趨勢的精準把握和超前認知。在傳統信息化時代,服務器主要用于對IT系統中業務數據的處理,支撐的應用類型并不多,服務器更新換代只需與芯片同步,以大規模標準化生產為主。2010年前后,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日趨成熟,以及與行業應用的深度融合,服務器被用于解決IT與OT融合場景中的各類具體問題,于是出現了面向公有云、私有云、視頻、邊緣、AI等場景的專用服務器,推動了服務器個性化定制化需求的快速增長,JDM模式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被提出。
與已經成熟的OEM、ODM模式不同,JDM模式融合了OEM、ODM兩種模式的特點,將OEM廠商以客戶為中心的供應鏈同服務器廠商以產品為中心的供應鏈深度整合,形成客戶、產品兼容的融合模式,既具備領先的產品規劃布局和應用推廣能力,也可以為頭部用戶提供定制化的產品和服務。產品設計不僅受技術驅動,也受到應用驅動,這導致浪潮信息的供應鏈復雜度遠超業界水平。
與大規模標準化生產相比,個性化定制化模式是強信息流,供應鏈需要通過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來降低采購、交易、內部信息流動等方面的成本,特別是要突破企業運營的不可能三角——復雜性、敏捷性和低成本。為達成這一目標,浪潮信息用了八年時間,運用日趨成熟的數智化技術,將客戶需求引入到研發、供應鏈、生產和客服的全業務流程,逐個破解個性化定制化帶來的挑戰,解決成本控制、流程重組、IT技術應用鴻溝等一系列問題,將服務器個性化定制化生產變成了現實。
受益于數智化轉型實踐的成功,目前浪潮信息已能夠同時提供近200款產品、11.5萬個配置,個性化訂單占比超過80%,在云、數、智、邊等創新應用中引領全球,公有云服務器和AI服務器全球第一,邊緣服務器中國第一,從一家中國企業成為全球領先的IT基礎架構供應商。
破解“不可能三角”,打造柔韌敏捷的智慧供應鏈
先看一則案例:
2021年,國內某大型互聯網公司突然向浪潮信息發出14000臺服務器訂單,希望在4周以內交付。該產品是浪潮信息專為該客戶研發的定制型產品。當時正處于新冠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很多工廠停工、運輸中斷,全球供應鏈處于前所未有的動蕩中,芯片物料供應全球大缺貨。面對嚴峻的挑戰,浪潮信息依托強大的供應鏈系統對這些突發訂單快速響應,一個工作日內給出客戶8周交付“11000臺通用機型機器+3000臺定制機型”的替代方案,并與客戶快速拉通確認方案。同時對10顆定制專用料,派出采購人員在供應商駐廠,同供應商一起提拉產能,其他物料,市場現貨詢價應收盡收,不到3周時間物料全部齊套,然后充分發揮多廠區生產優勢,分散濟南及深圳三個廠區,快速投產,只用了4周就完成交付。
“沒有端到端的數字化覆蓋,沒有強大的供應鏈智能大腦,這樣的交付是不可能完成的。”這是浪潮信息生產部總經理魯鍵的總結。
據他回憶,大約十年前,浪潮信息已初步建立信息系統,但系統間是相互孤立的,數據沒有統一,從訂單到交付仍需要頻繁的人工干預。“小項目靠打電話,大項目靠開會”是常態。當時面對個性化定制化需求的快速增長,供應鏈管理疲于奔命,常年處于應急狀態。也就在這種情況下,浪潮信息于當年開啟數智化轉型之路,將解決個性化定制化帶來的供應鏈問題作為優先目標,致力于突破企業運營的不可能三角——復雜性、敏捷性和低成本挑戰,這才有后來對JDM商業模式的創新探索。當時的破局思路是“以客戶為中心,打通端到端業務流程,建設柔性、智能、敏捷的云數智供應鏈”。
在清晰的目標和路線設定下,浪潮信息開始了第一步嘗試,即通過彌補業務數字化的斷點和空白,實現端到端全業務流程的數字化能力覆蓋。此后多年,公司先后部署實施了ERP/MES/WMS/PLM/CRM/SRM等數十個信息系統,整合打通所有的業務系統。在上下游企業間,基于持續完善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浪潮本身強大的云計算能力,依托JDM模式實現與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生態連接,構建客戶、浪潮信息、供應商間縱橫交錯的全球協同生態網絡,提升信息交互和共享效率,提高全球供需資源整合和協作能力。
然而到這里,只是完成萬里長征一小步。從本質上講,端到端全業務流程的數字化能力覆并沒有解決供應鏈面臨的復雜性、靈活性和成本挑戰,通過進一步的規劃和思考,浪潮信息實施人員決定把精力放在提高供應鏈的敏捷性和柔性上,只有構建敏捷、柔性、的智慧供應鏈,才能讓客戶訂單、庫存物料和工廠產能快速高效地匹配,從根本上突破企業運營的不可能三角。
浪潮信息第二階段的主要工作就是,以JDM商業創新模式為基礎,將供應鏈改造同數字化、智能化深度融合,實現了高復雜度、高敏捷度與低成本的統一。
在具體實踐上,浪潮信息深入分析梳理了供應鏈計劃和決策需求,構建以ERP體系為核心的運營大腦和以供應鏈計劃和決策系統為核心的供應鏈智慧大腦。一方面以ERP為運營大腦,在MES、TMS、WMS等系統高效執行的基礎上,實現數字化生產計劃平臺穩定運行,統一平臺、統一調度、柔性供應;另一方面以供應鏈計劃和決策系統為供應鏈指揮大腦,將訂單按照規模、庫存、OTD周期等進行排序,依托建立的供應商生態協同平臺,對戰略客戶從報價、預測、交付、回款等環節分步驟、差異化進行端到端全流程打通,為企業內部前后臺協同、上下游伙伴協同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
智慧供應鏈大腦的核心是智算引擎,利用AI、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運用多種算法及模型,將多維度商業數據分析結果與ERP/MES/WMS/PLM/CRM/SRM等多系統平臺運行指令進行智能化歸集,快速直接輸出給供應鏈所有崗位,實現快速決策、精準執行,提升供應鏈的敏捷性、韌性和柔性。
正是有了供應鏈智慧大腦,使得浪潮信息能快速地制定采購計劃、生產計劃、拉料計劃,并通過供應商生態協同平臺快速精確地完成與供應商的信息交互,從而支撐了浪潮信息個性化定制化業務的快速增長。目前,浪潮信息能同時生產近200款產品、11.5萬種配置。
據介紹,浪潮信息全球14家工廠每日產生的工廠庫存、供應商庫存及送貨在途、供應商采購訂單、拉料單、廠間調撥等各類物料供應數據在10萬條以上,產能供應、資源數據在1萬+條以上,這些新數據需要刷新到供應鏈的多維度主數據中去——超過10萬個BOM下1億+替代料組合,這種數量級的數據處理已非人力所能及,必須依賴更加智慧供應鏈系統來處理。
通過對日常3萬+訂單的10萬+物料數據供應和5萬+的產能供應數據,基于10萬+BOM下1億+替代料組合關系等主數據,以及10層訂單及物料優先級邏輯模式進行10億+次運算,智慧供應鏈大腦能在8小時內完成采購計劃的制定、6小時內完成生產計劃的制定、3小時內完成拉料計劃的制定、0.5小時內完成工單排線計劃的制定,在定制化業務占比95%以上的情況下,客戶訂單隨時進入后24小時內完成分解和交期答復。
全球工廠一朵云,一鍵上云的智能工廠
談到供應鏈,就離不開生產,兩者相輔相成。只有供應鏈足夠敏捷、柔性和智能,才能以更快的速度拉通上下游供應商和客戶,實現生產物資的快速匹配和高效調度;生產過程則依靠高效的供應鏈達成生產的各項指標。因此,要充分發揮智能制造的威力,必須讓智慧供應鏈匹配更強大的柔性制造能力。
正是考慮到這一點,在供應鏈智慧大腦建設過程中,為減少產線換單的頻率,幾年前,浪潮信息新建了2條適合復雜多樣產品的并行柔性產線,通過并行柔性產線和長流水線協同高效完成復雜高端服務器或執行小訂單生產任務,用人的靈活性去彌補產線靈活性的不足。當時在一定程度緩解了定制化生產壓力,但隨著智慧供應鏈體系的不斷完善,也只能作為暫時方案,浪潮信息仍然致力實現從傳統柔性制造向智能制造的突破。
近年,浪潮信息整合各方資源打造自己的智能制造工廠,市場上有的軟件和自動化設備,直接購買部署,沒有的就自主研發。為此還專門成立的智能制造開發團隊,通過自主化設計各類自動化設備,最終形成一套完整的服務器自動化產線。在車間現場,可以看到包括內存自動按壓機、硬盤自動組裝機、CPU探針檢測機等幾十臺套浪潮信息自主研發的設備,能夠兼容各類不同標準的加工要求,提高效率,保證品質。
通過持續的投入,浪潮信息智能制造體系已經成熟,在浪潮信息高端服務器生產基地,從生產到交付的全過程都實現了數字化和智能化,徹底解決了服務器小批量生產的換單難題,產線根據不同的訂單、不同的產品可以自動切換工藝、質檢等,同時也解決了小批次生產下的品質控制難題。
浪潮信息智能制造工廠融合了私有云、邊緣計算、人工智能、5G和物聯網等新技術,通過云平臺整合了ERP、MES、WMS等多個核心信息系統,以網絡協同方式串聯不同工廠的所有智能裝備,實現設備的互聯互通、數據的實時收集和智慧計算。全球14家工廠都在云上工廠的統一管控之下,由云上工廠統一下發指令給設備和工人,保證全球無論哪一座工廠,都執行統一的工藝和標準,實現全球一致的高品質制造和交付。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云上工廠這種模式,浪潮信息可以更快、更簡單地構建芯工廠、增加產能。如果企業要新建工廠,只需新增一批設備過去,然后連接上云,云上工廠就可以自動把系統、工藝文件分發下去,很快就能投入生產,這種模式極大地降低了智能工廠實施難度,并大幅縮短了工廠投建周期并降低了工廠建設成本。
寫在最后
作為全球領先的IT基礎架構供應商,十年的數智化轉型實踐,讓浪潮信息成功入選具有行業指標性和引領性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浪潮信息對智能制造的探索,一方面是行業地位決定其必須作為先行者,通過智能制造標桿實踐引領行業轉型。另一方面將智能制造作為方向,浪潮信息成功破解個性化定制化所面臨的一系列研發、供應鏈、生產等難題,讓企業能更好地適應未來的產業競爭,占據發展先機。
隨著浪潮信息智能制造實踐的持續深入,以自主研發的成套設備和工業軟件系統為基礎,結合不斷積累的行業數智化轉型經驗,我們期待浪潮信息能以自主軟硬件和行業知識為依托,為行業企業數字化轉型賦能,助中國智造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