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以“建設包容、普惠、有韌性的數字世界——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2023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在浙江烏鎮開幕。韓國互聯網之父、韓國科學技術院榮譽教授全吉男出席大會全體會議并發言。全吉男表示,人工智能將持續存在,其治理也至關重要,人類亟需采取相應有效的治理措施,包括世界各地正著手制定的人工智能相關法規條例等。
“互聯網已逐漸演變成為數字空間、數據空間,到現在,已經創造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數字空間’。”在全吉男看來,人工智能對數字空間的各個方面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包括經濟、社會等。他表示,多項市場調查報告顯示,未來十年至二十年內,人工智能將會為人類創造20%左右的GDP增加值,甚至更多。如何共享這份“紅利”,需要我們不斷思考。
關于通用人工智能,全吉男表示,這對人類而言或許是一項“終極挑戰”。隨著發展的深入,其未來可能為人類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但也可能給人類社會帶來諸多嚴峻挑戰。如果無法積極有效地管理通用人工智能,其發展可能會給人類社會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由此,人工智能治理至關重要。
“從聯合國互聯網治理論壇開始著眼于包括人工智能治理在內的人工智能相關問題,再到今年世界互聯網大會在中國山東曲阜尼山舉辦人工智能研討會,圍繞人工智能相關問題展開討論,促進人工智能治理,這些舉措都有助于促進人工智能治理,但未來仍有許多方面需要努力。”全吉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