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歷史
熱搜詞
原創
活動
產業創新
轉型理念
ENI專訪
當前位置:首頁 >文章發布 > 正文
產業集群瞄準先進制造業 2.9萬家規上企業數字化轉型
來源:南方都市報  作者: 佚名 2023-11-15 15:10:27
廣東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新型工業化全過程,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全面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廣東實踐。

新型工業化是強國之路,先進制造業是強國之基,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先進制造業集群高質量發展事關全局、事關長遠。

廣東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新型工業化全過程,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全面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廣東實踐。

一直以來,廣東是建設制造強國的排頭兵。制造業既是廣東深厚的“家當”,也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利器”。

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全面推進新型工業化,廣東早已有了一些實踐。

先進制造

廣東有10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新型工業化是強國之路,先進制造業是強國之基,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先進制造業集群高質量發展事關全局、事關長遠。

近年來,廣東著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新興產業實現快速發展。去年12月,中共廣東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強調:要抓好大產業、大平臺、大項目、大企業、大環境,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

省政府工作報告在2023年的工作安排中將制造業擺在突出位置,提出建設制造強省、質量強省,更高立起現代化產業體系支柱。今年1月28日,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再次明確,要堅定不移加快加力推動現代產業體系“立柱架梁”,著力推進戰略性產業集群建設。

今年6月,《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高質量建設制造強省的意見》(以下簡稱“制造業當家22條”)出臺,為廣東堅持制造業當家、加快制造強省建設工作劃定總“路線圖”和“施工圖”。

制造業當家22條”提出,培育壯大千億萬億元級產業集群。鞏固提升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培育壯大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一批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在超高清視頻顯示、新能源、生物醫藥與健康、數字創意等領域,培育新增3-4個萬億元級戰略性產業集群。推動半導體與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前沿新材料、安全應急與環保、精密儀器設備等新興產業躍增發展,培育新增4-5個超五千億元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前瞻謀劃未來產業,積極培育塑造未來電子信息、未來智能裝備、未來生命健康、未來材料、未來綠色低碳等五大未來產業集群,在6G、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基因技術、深??仗斓阮I域形成一批硬核成果,積極搶占產業發展戰略制高點。

聚焦裝備制造以及終端產品領域,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高端工業母機、農業機械及以儲能電池為代表的新型儲能等產業。開展傳統產業提質升級專項行動,加快推動家具建材、智能家電、食品飲料、紡織服裝、皮革皮具、五金機電、日化美妝、老幼用品等產業提質升級,分行業打造特色優勢產業集群。

在11月8日舉行的2023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上,廣東省商務廳廳長張勁松表示,廣東有8個萬億級的產業集群,10個千億級的產業集群。廣東大力發展戰略性的新興產業,如新能源汽車、新型儲能、集成電路、海洋牧場、人工智能等。

近日,中國制造業協會發布的2023年中國制造業綜合實力200強暨中國裝備制造業100強排行榜顯示,廣汽集團、比亞迪雙雙進入榜單前二十名,成為廣東汽車產業的“雙子星”。在《財富》雜志發布的2023年世界500強榜單中,廣汽集團、比亞迪排名同樣大幅提升,大有逆勢向上的發展勢頭。此外,廣汽集團被評為2022年廣東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的“鏈主”企業;比亞迪第500萬輛新能源汽車于8月初正式下線,成為全球首家達成這一里程碑的車企。

暨南大學經濟學教授劉金山指出,廣東第二產業增加值在全國第二產業增加值中占比超過10%,說明廣東是制造業、實體經濟為本,體現了“制造業當家”。數字化、智能化等高技術制造產品、先進制造業產品的增長率非???,帶動了新興產業,以及整個制造業或工業回升。

數字化轉型

廣東已推動2.9萬家規上企業轉型

推動工業數字化轉型升級走深向實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必然選擇,廣東錨定智能制造主攻方向,推動數字化轉型向智能化升級邁進。

11月11日,2023數字科技生態大會期間,2023廣東數字經濟發展論壇暨廣東省制造數字化轉型論壇在廣州召開。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何兵表示,廣東以制造業立省,制造業是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主戰場。

截至今年9月底,廣東省累計推動2.9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并擁有9家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數量全國第一。

下階段,將繼續加快推進制造數字化轉型,扎實開展“廣東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構建制造數字化轉型的能力矩陣、凝聚制造數字化轉型的強大共識”等工作,提升供給側能力、激發需求側活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促進制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

近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3)》顯示,數字經濟產業已成為支撐我國經濟復蘇的重要動力,數字化程度較高的產業對中國經濟的拉動作用不斷增強。2012年-2022年,以金融、科學研究等生產性服務業為主導的高度數字化產業占比由16.8%提升至22.4%,拉動作用相對提升10.9%。

其中廣東更是連續六年持續引領國內數字經濟的發展。

數據顯示,2022年廣東省數字經濟規模為6.41萬億元,增長8.6%;占地區GDP的比重較上年提升2.2個百分點,由2021年的47.5%擴大到2022年的49.7%,總體規模連續六年居全國第一。

廣東持續引領國內數字經濟的發展,與廣東推進“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推進網絡強省”政策工作密不可分。

2023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廣東要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推進網絡強省、數字廣東建設,加快金融、交通、能源、電力等領域應用基礎設施建設。

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育壯大關鍵軟件、工業互聯網、區塊鏈等產業,深化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工業互聯網示范區建設,新推動50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帶動10萬家中小企業“上云用云”,支持佛山、東莞打造制造數字化轉型示范城市。支持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

加快數字公共服務普惠化、數字社會治理精準化、數字生活智能化。支持廣州、深圳數據交易所建設,加強數據資源的整合歸集、共享利用,強化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保護。

“近幾年來,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數字經濟發展的政策,包括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保障。同時,將加快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步伐,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為產業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和發展機遇。”天使投資人、資深人工智能專家郭濤指出。

重大產業布局

打造30個“萬畝千億”產業發展平臺

數據顯示,2022年廣東全部制造業增加值4.4萬億元,占全國的八分之一強。制造業既是廣東深厚的“家當”,也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利器”。

制造業當家22條”提出,實施“大平臺”提級賦能行動,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引領力的產業發展平臺,提出到2027年,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5%以上,制造業及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比達到65%。

11月8日,2023年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投資政策宣講會上,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陳磊推介了廣東省高質量建設制造強省相關政策。

他指出,在“大產業”方面,廣東將實施立柱架梁行動,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沿海產業發展帶和北部綠色低碳發展區;培育壯大千億萬億元產業集群,布局未來產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推動數字化轉型,構建“工業互聯園區+行業平臺+專精特新企業群+產業數字金融”的新制造生態系統;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實現十年倍增。

在“大平臺”方面,廣東將實施提級賦能行動,打造7個大型產業集聚區、15個主平臺、30個“萬畝千億”產業發展平臺等產業發展平臺;“一縣一園”建設縣域工業經濟主引擎;同時完善制造業創新體系,增創一批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

在“大項目”上,廣東將實施擴容增量行動,吸引全國全球重大項目和投資,包括推動制造業存量企業投資躍增,實施新一輪技改和設備更新;滾動謀劃、儲備、推進一批百億級重大項目,省領導掛點“一項目一專班”全過程跟蹤服務。

此外,圍繞“大企業”,廣東將實施培優增效行動,培育50家科技領軍企業和100家“鏈主”企業引領、1000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攻堅、10000家“專精特新”企業筑基的世界一流企業群;并加強產學研融合,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生態鏈。

最后,在“大環境”方面,廣東將實施生態優化行動,完善各級黨政“一把手”抓制造業工作機制;實施“粵產粵優”畝均效益資源配置改革,推動科技、資金、土地等要素資源向制造業集中配置,對投資5000萬元以上先進制造業項目給予用地指標單列保障;推進“放管服”改革,建設一體化政務服務體系。

近日,位于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的電網側獨立電池儲能項目工地上一派如火如荼的繁忙景象,該項目將于今年內實現全面投產;在大亞灣新興產業園,儲能驛站光儲充一體化項目正在建設中,工人忙著組裝儲能電池,這樣的新型儲能應用場景,在大亞灣相繼落地;珠海富山工業城,新型儲能項目緯景儲能科技有限公司“超G工廠”已經竣工……今年廣東提出要將新型儲能打造為制造業當家支柱產業以來,各地一批大項目紛紛落地,新型儲能正奔跑在下一站萬億級產業的路上。

廣東制造業招商引資的重點行業和目標企業有哪些?省工信廳提出,基于新一代電子信息、綠色石化、先進材料等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基礎,重點在新能源、新材料、芯片制造、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招引一批高質量項目。

知多D

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

全面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廣東實踐

今年10月8日,省政府黨組會議強調,認真落實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部署,牢牢把握新型工業化的內涵特征、發展規律、目標任務,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新型工業化全過程,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全面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廣東實踐。

要持續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堅持傳統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并舉,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進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要加快構建全過程創新生態鏈,著力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培育更多科技型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進一步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要抓好國家“民營經濟31條”、我省“制造業當家22條”等政策落實,加快重大產業項目建設,抓好“小升規”和工業技改,全力促進工業經濟平穩運行,確保完成全年發展目標任務。

免責聲明:本文系網絡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圖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本文內容為原作者觀點,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編輯:喬帥臣
活動 直播間  | CIO智行社

分享到微信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202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精免费,18国产精品白浆在线观看免费,三人一起玩弄娇妻高潮,国内精品久久